據媒體報道,中國高鐵三大“走出去”項目落戶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片區,具體為:中國中鐵“走出去”綜合平臺項目、中國鐵建“走出去”綜合平臺項目和中國通號軌道交通“走出去”綜合平臺項目。
在當天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建設重大項目簽約儀式”上,南沙片區分別與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依據協議內容,中國中鐵“走出去”綜合平臺項目擬在南沙建設包括區域總部基地、國際結算中心、高端制造業基地和專業服務基地等項目的綜合平臺,打造我國高鐵“走出去”基地。
2009年,中國正式提出了高鐵“走出去”戰略,并確定了三條高鐵的規劃—中亞高鐵、歐亞高鐵和泛亞高鐵。其中兩條都輻射到了歐洲。次年,原鐵道部(現中國鐵路總公司)成立了十幾個工作小組,推進這項戰略的正式運作。十八大以來,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行,中國高鐵“走出去”的頻率加快,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塞爾維亞段、印尼雅萬高鐵、俄羅斯莫斯科—喀山高鐵、美國西部快線等境外項目都在逐步推進中。
當然,中國高鐵“走出去”離不開科技創新,自主創新是中國鐵路快速發展的成功之路、必由之路。中國高鐵技術在吸收、消化歐洲技術的基礎上再創新,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走出了一條成功的產業化之路,建設和運營成本有明顯的相對優勢。
近幾年來,鐵路部門高度重視鐵路科技創新工作,不斷提高鐵路科技創新能力,廣泛運用自主創新成果,迅速提升鐵路運輸能力和裝備水平。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鐵路現代化建設,開展自主創新,為大規模鐵路建設提供技術支撐。近年來中國鐵路建設的規模、速度、質量,領跑全球盡收多項“世界之最”。如青藏鐵路、大秦鐵路等,中國鐵路的創新發展初具規模,如今總體技術已升至全球一流水準。
中國鐵路通過努力,用質量、誠信、效益、環保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使中國成為當今世界高速鐵路發展最快、運營里程最長、運營時速最高、在建規模最大、擁有系統技術最全的國家。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高速鐵路正在以令世界驚奇的中國速度迅速崛起,而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裝備正在從成本優勢邁向高層次的技術創新和品牌塑造,“走出去”變得勢在必行。(王蘭)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