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春光明媚的周末,在大同西供電段女工活動室里,一群端莊賢淑的女子正凝神端坐。她們左手執紅紙,右手握剪刀,在紅紙沙沙的吟唱聲中,一朵朵形狀各異的團花、一只只可愛的小動物,從彩紙中“跳”了出來。
這10名女子,年齡大的四十出頭,小的不過二十幾歲。她們來自不同的生產崗位,因著共同的愛好,幾乎每個周末都聚在這里剪紙。從初學時不知如何落剪的無措,到現在不一會兒就從容地剪出“喜”字、“福”字和各種簡單的生肖,雖然休閑娛樂的時間被擠占了不少,但她們的生活卻因這愛好變得飽滿而充實。
“一年多前,我偶然在單位發的畫冊上看到雪梅姐剪的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惟妙惟肖,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剪紙。”說起自己愛上剪紙的經過,大同檢修車間儀表組女工陳翔對段女工主任趙雪梅的手藝贊不絕口。陳翔打心底熱愛剪紙藝術,她也是眾姐妹中學得最認真刻苦的一個。自從學會了剪紙,一回到家,陳翔便手把手教給5歲的女兒。今年春節,她剪出了一只昂首闊步的大公雞,孩子一臉驚喜和崇拜的表情讓她充滿了自豪。
同樣,對于有著20年剪紙經驗的趙雪梅而言,剪紙是一種壓力釋放的過程,更是一種情感的宣泄與訴說。如今的她,早已不滿足于剪花花草草。工區日新月異的變化、身邊職工的敬業精神源源不斷催生出她的創作靈感。她以《安全常在、幸福花開》《永遠跟黨走》等為題創作的系列剪紙作品陸續在中國鐵路總公司和太原鐵路局獲獎。最近,她還收到了華北女子學院的聘書,邀請她傳授剪紙手藝。
該段工會在局域網、微信群開辟了“魅力女工”專欄,為女工們展示才藝提供平臺。今年春節前,女工們剪出的《富貴牡丹》《金雞報曉》等寓意吉祥的作品圖案在微信圈里流傳,獲贊無數。一些工區還給她們打來電話,預定窗花,裝點生活,扮靚工區。
本文圖片由宋樹人攝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