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越來越發現,我們的舊作品無法吸引年輕的觀眾群。我們應該尊重傳統作品,但也要思考如何留住年輕觀眾。”來華訪問的德國柏林戲劇節總監助理安妮可·維斯納近日在京說。

如何應對時代的挑戰,在傳承經典的同時避免年輕觀眾流失,是當代中西方戲劇人共同思考的問題。由德國柏林戲劇節、意大利斯波萊托藝術節、冰島國家劇院、德國卡塞爾國立劇院、法國普瓦捷劇院等歐洲知名劇院、藝術節負責人組成的歐洲藝術節總監訪華團近日與中國藝術界專家和業內人士座談交流,就傳統與現代藝術的發展、如何吸引年輕人走進劇嘗中歐藝術節的交流合作等話題展開討論。

冰島國家劇院總監阿里·馬蒂亞松在座談會上指出,為了培養年輕的觀眾群,劇院會讓5到6歲的孩子走進劇院,讓他們能夠免費體驗戲劇藝術的魅力。

對于年輕觀眾流失的問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中心主任說,這一問題已經成為國內外業界普遍面臨的問題之一。人藝劇院的做法是,推出“低票價”運營模式,從2002年開始設立“學生公益專潮,推出10至40元的學生票價,讓更多學生有機會走進劇院觀看演出。

安妮可說,對傳統作品的重新改編、制作,是吸引年輕人的方法之一。柏林戲劇節已開展“走進校園”活動,同十多所大學建立合作關系,吸引了一批學生加入其中。此外,戲劇節還專門制作適合學生觀看的戲劇,同時通過降低票價等方式擴大年輕觀眾群體。

法國普瓦捷劇院總監熱羅姆·勒卡德爾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走進校園、降低票價這些辦法雖然有用,但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21世紀,年輕觀眾對于戲劇的藝術審美情趣與以往迥異,“我們沒有統一的解藥”。在他看來,每一部戲劇主題的藝術感是吸引觀眾的關鍵因素,而導演、編劇在其中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普瓦捷劇院的做法就是盡量利用各具特色的戲劇吸引不同口味的觀眾。

意大利斯波萊托藝術節總監喬治·費拉拉則更加注重“內功”的修煉。他指出,在每屆為期17天的斯波萊托藝術節中,主辦方會邀請世界各國藝術團體參加歌劇、戲劇、音樂、舞蹈4個類別的演出。他認為,一場演出首先要“做最好的戲”,包括邀請到好的劇院、好的導演、好的演員、好的運營團隊。比如斯波萊托藝術節會請來戲劇家羅伯特·威爾遜這樣的大導演,以此作為演出質量的保證。費拉拉表示,只要保證了高品位、高質量,自然有熱愛戲劇、藝術修養高的觀眾來捧常陳 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