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土地、基礎建設及交通部長姜鎬人當日在吉隆坡向外界表達了韓國參與馬新高鐵的強烈意愿,馬新高鐵再添競爭者。(澎湃新聞6月16日)

姜鎬人表示,韓國也有意和馬來西亞政府,合作和分享他們在鐵路建設方面的專長,韓國自行研發的高速列車,乘客用智慧型手機完成買票和檢票,這將減少檢票人員、售票人員等運營費用,也會節省時間。該官員還表示,韓國提出的馬新高鐵計劃運營成本,將會是其他國家成本的65%。據了解,韓國高速列車早在11年前開始運營,對于建造鐵路具有比較豐富的經驗。

新馬高鐵全長350公里,設計時速300公里。此前,包括中、日、德、法等多國企業表達了參與新馬高鐵建設的意愿。但至少在目前,中日是該項目的主要參與者,也是競爭焦點。中日政府官員、企業高管先后訪問新馬,向兩國推介本國的高鐵技術,為各自企業參與競標助力,F在韓國突然加入新馬高鐵的競爭,給本已火爆的新馬高鐵競爭又添了一把“火”。

但筆者對韓國企業并不看好,獲勝幾率比較渺茫。首先,韓國缺少復雜地理環境下,建造長途高鐵線路的經驗。韓國地處江漢平原,國內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領土不過十余萬平方公里,與我國高鐵所處的各種復雜地質、地理條件比較,在高鐵的路基橋梁設計、建造方面已經有相當大的差距。其次,高鐵是一項系統工程,機車車輛、信號系統等設備的采購、檢修,采用一國的整體技術“移植”,可以大幅降低高鐵費用,而且系統不需要長期磨合。最后,高鐵是戰略基礎設施,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安全、政治等方面,韓國在東南亞的政治、經濟影響力,與中日相較差距更大。

韓國殺入新馬高鐵競爭戰場,將攪亂目前中日雙雄對峙的局面,對新馬雙方極為有利,可以趁機逼中日壓價。而借助新馬高鐵在全球媒體的焦點,韓國高速鐵路也擴大了自己的知名度,也算有所收益,韓國卻不用負一點代價。(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