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吉鐵路:生態文明旅游綠色之路
今天(28日)6點30分左右,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開通運營的里程最長鐵路——浩吉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央廣網)
浩吉鐵路起于內蒙古浩勒報吉站,終點到江西吉安,全線長1813.5公里。作為“北煤南運”新的國家戰略運輸通道,穿越了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7省份,打通了蒙陜甘寧能源“金三角”地區與鄂湘贛等華中地區的任督二脈。與它同步建成的21個集疏運項目,可以銜接多條煤炭集疏運線路,并實現鐵水聯運功能,開通后浩吉鐵路將采勸自主經營、委托運輸、集中調度、綜合維修”的運營管理新模式,是深化新時代鐵路改革、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拓寬鐵路投融資渠道的示范性工程。浩吉鐵路承擔起大宗商品物流及大宗貨物運輸業務,不僅改變了煤炭運輸從產地由西向東經過海運江運才能到達華中地區的現狀,也開啟了能源經濟市場發展升級的新篇章。
全長1814公里一跨長江、兩跨黃河,貫穿毛烏素沙漠腹地的浩吉鐵路是一條生命線。浩吉鐵路的建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穿越沙漠,就通過對全線施工防塵降噪,增加涵洞等措施,保護了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在原先移動沙丘的部位進行植草種樹,將移動沙丘變成了牧民優質的草常跨越黃河,就在黃河岸邊大量進行綠化,維護生態平衡。為保護沿線濕地生態系統鐵路建設者們積極建立健全環保工作組織機構。浩吉鐵路為建設美麗中國,為沿線人民群眾創造了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同時也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了一份貢獻。
在浩吉鐵路的建設過程中 “綠色鋼鐵巨龍”擎動“北煤南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智慧。浩吉鐵路運用智能綜合調度、智能牽引供電、基礎設施智能運維、融合北斗的工務基礎設施監測、智能大腦平臺、綜合安全大數據等多項技術,貨運鐵路綜合智能化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其中具有多項“世界第一”、施工難度極大、施工條件極其復雜的洞庭湖特大橋已申報專利13項,其中發明專利7項,已授權5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已授權3項。取得局級施工工法2項,省部級工法1項。
浩吉鐵路還是一條文化線、扶貧線。浩吉鐵路連接著延安、吉安等多個紅色革命老區,他的開通將結束平陸、盧氏、上高、平江、瀏陽、銅鼓、宜豐縣等地無鐵路的歷史,對于帶動老區經濟,助力地方脫貧攻堅具有積極作用。
經濟浩吉;綠色浩吉;智慧浩吉;扶貧浩吉。浩吉鐵路就像一個縮影,它從設計開通詮釋了鐵路行業踐行“交通強國,鐵路先行”偉大使命的決心與初心,它堅持保護生態,始終堅定“人民鐵路為人民”的信念不動搖,它用技術創新奏響交通強國的時代強音,它是鐵路部門繼往開來、砥礪前行,以堅強決心和不變信念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的一份珍貴賀禮。(老瓜藤子)
鐵路資訊
- 農歷小年車票開售 鐵路春運售票超1億張08:09
- 這一年,你的平安有鐵路人在守護08:09
- 京張“四電”通過初驗08:08
- 鐵路新裝備拉動“公轉鐵”08:07
- 推進安全生產整治有新招08:06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