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得到德國這樣的老牌技術大國的認可,中國擁有雄厚的優勢、獨特的技術、嚴格的標準、高超的實力、合理的價格,天時地利人和匯聚成中國高鐵獨有的“氣質”,為高鐵出海提供了最大的可能。中國高鐵雖然建設規模龐大,但建設成本卻遠低于世界水平,與日本、德國等高鐵老國相比,遠要低于他們。而且在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的一份關于中國高鐵建設成本的報告中就指出,中國高鐵的建設費用每公里僅為國際價格的一半,每公里高鐵隧道施工成本世界最低。低成本、高標準,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很好的選擇。
而今年以來,“中國高鐵”更是成為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期間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可以說每逢出訪必談高鐵。而高鐵出海,各國爭相與中國鐵路合作,中國高鐵可謂在世界各地開花。就連一向嚴謹、質量要求高的德國人也與中國南北車集體簽訂協議,足以證明中國高鐵實力強勁,引得各國爭相要與中國鐵路合作。
“快”與“低”就是中國高鐵的優勢。中國鐵路在漫長的歲月中,憑著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孜孜不倦的學習,努力刻苦的鉆研,厚積薄發,從跟隨者到引領者,將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高鐵的出現將中國鐵路推向世界,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鐵路。筆者相信只有自身的強大才有底氣說出如此振奮人心的話語,只有強大的中國鐵路才能說出如此激情澎湃的豪言壯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