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鐘,一個矯健的身影從地面竄到了鐵路接觸網支柱的頂端;3分鐘,一套承載鐵路供電接觸網的腕臂組裝完成;8分鐘,一個鐵路區間內的分段絕緣器組裝調整完畢,動作麻利干凈,比其他職工作業時整整快出一倍。在綿延千里的接觸網上,呼鐵局呼和浩特供電段接觸網工區工長——90后年輕人曹圣演繹出一名“高空舞者”的曼妙“舞姿”。

曹圣參加工作兩年有余,他憑著一股子鉆勁兒,從一名退伍軍人轉型為能力強、業務精的一線工班長。

京包線是內蒙古煤炭、鋼鐵、化工等重工業產品的運輸主通道,而曹圣所在的工區擔負著京包線區間內200多公里接觸網、68組線岔、15臺分段絕緣器等設備的檢修和維護任務。

如何保障運輸暢通,接觸網的平穩運行是關鍵。曹圣參加工作后,漸漸領悟到本職崗位“責任”的分量:8小時工作制、24小時值班制,高空、高壓、高速,細心檢測維修每一個零部件、調整接觸網上的所有部件……

他潛心學習、鉆研技術,業務日趨嫻熟。在一次120分鐘的“天窗”期內,他帶領的作業組更換35套定位裝置,創下集中檢修的最高紀錄,成為接觸網專業的行家里手。

在千里鐵道線上,曹圣帶著一群生龍活虎的年輕人,冬干三九,夏干三伏,上百次上千次攀上高空,精確檢測每一檔線距,白天打冰除異物、晚上檢修除缺陷,將辛勤汗水揮灑在作業場上,保障京包線供電線路的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