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由中鐵二十五局三公司承建的長株潭城際鐵路湘潭大橋全面進入架梁澆灌施工階段。3月25日從中鐵二十五局三公司獲悉,長株潭城際鐵路湘潭段提前半個月進入架梁施工階段。按計劃,長株潭城際鐵路主體工程將于2015年12月完工。
據中鐵二十五局三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長株潭城際鐵路湘潭段共有349孔箱梁需鋪架,主要分布在湘潭特大橋、昭山特大橋和跨滬昆特大橋等5座橋上。湘潭段架梁施工將從湘潭特大橋開始往長沙方向架設,2014年12月前完成長沙方向箱梁架設,2015年6月完成全部箱梁架設。
長株潭城際鐵路是長株潭城市群城際鐵路網的核心部分,線路以長沙火車站為中心,向西過湘江至雷鋒大道站,向南至暮云后分岔,分為株洲段和湘潭段。長株潭城際鐵路建成后,將在長株潭三市之間形成“人”字形的半小時經濟圈。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中國的鐵路的快速發展,也帶動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長株潭城際鐵路是連接三個城市的紐帶,長沙是湖南的省會城市,株洲和湘潭又是長沙的鄰居,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和經濟實力。長株潭城際鐵路的開通,也將進一步帶動長株潭的經濟發展,同時也對湖南其它地區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這將進一步促進湖南的經濟實力的提升,推動旅游產業的發展,開發湖南的旅游資源,推動湖南綜合實力的增強。作為一種大容量的交通工具,它不僅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助于加快經濟快速發展,對區域開發、優化國土結構和推動城市化進程也是大有裨益的。
鐵路作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和大眾化交通工具,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最大的特點是運載量大、運行成本低、能耗少、既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長以上距離的客貨運輸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又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際中短途客運輸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是最適合我國經濟地理特征.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鐵路的發展與延展不僅有向外發展的趨勢,而且國內鐵路線也在不斷完善。以“四縱四橫”為骨架的快速客運網基本形成,將連接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長株潭、成渝以及中原城市群,武漢城市圈、觀眾城鎮群、海峽西岸城鎮群等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地區,并將在區域內建設城際客運系統,覆蓋區域內主要城鎮。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為了進一步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國鐵路的內在和外在仍都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期待著這位新生兒的誕生,給地方城市的經濟發展帶來全新的面貌。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