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是一個以市場經濟為主的經濟型社會。市場經濟與商品的客觀規律在人們生活中很普遍。隨著營銷策略和經營方式的改變,現在電腦網購、活動特價、淡季打折等在我們生活的各行各業中都是很正常的市場行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變化規律和市場對企業的經營要求。
最近,據網絡媒體了解到,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最新發布了“關于2014年短途臥鋪優惠有關事宜的公告”,自2014年3月20日至12月31日期間(9月30日-10月7日除外)始發的部分旅客列車空閑臥鋪執行優惠票價。此次惠民的新舉措出臺后,得到了廣大民眾的好評。這也是鐵路部門服務國家經濟社會,深入改善經營方式,不斷提高服務質量,落實惠民政策,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表現。不僅贏得了市場,也贏得了民眾的支持。
鐵路運輸的日異月新不僅標志著國家的發展進步,也代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從早期的蒸汽機車到電力機再到“和諧號”高鐵,鐵路的發展我們有目共睹。鐵路從1995年定價以來,普速列車票價直到現在依然沒有變動,鐵路的公益性質我們共同感受。鐵路承載了我們太多關于出行方面的需求和關于發展的希望,無怪乎事關鐵路的新聞或者消息總是引來許多人熱議。比如之前關于鐵路票價折扣的消息一出,叫好的有之,謾罵的有之,網絡關于此事的討論不斷掀起熱潮。筆者忍不住問:既然鐵路已經實行改革,以企業身份走向市場,一個簡單的打折促銷為何如此叫人意外,如此叫人“眾口難調”呢?
春運已經結束,鐵路迎來了一年中的運輸淡季,對列車實行票價打折優惠措施,是鐵路部門根據市場規律采取的一次市場營銷。在物價上漲,經濟消費不斷攀升的時期,鐵路惠民舉措的實施,為廣大民眾帶來了實惠,為什么又會招致不斷的非議?鐵路已經在為民服務的事業中體現了最大責任和擔當,我們不能要求他一口氣吃成胖子,直接來上5折、6折的鉅惠,須知鐵路擔負十幾億人的出行,且身負巨債,舉債惠民已是夠嗆,在目前的國情下根本不可能像我們生活中的服裝、食品一樣說打幾折就打幾折。況且目前,在與時俱進的飛速發展中,鐵路改革成績斐然,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安全管理科學有效推進、惠民措施落實逐步到位。今年春運,鐵路部門為踐行“三個出行”常態化目標,積極探索新思路,不斷提高服務品質,銳意進取創新成果。貨運改革以來,鐵路尊客愛貨,保安全促增長,切實完善服務設施設備,提高客貨服務水平,鐵路在發展中取得的長足進步,我們并非看不到,相反我們衣食住行的大部分都有鐵路服務的印記。
真心實意的叫好勝過心懷叵測的腹誹,許多人動不動就拿中國鐵路與“國際化”標準的差距說事,自己卻對國際化的標準模糊不清。應該看到,鐵路在改革發展中改變思想觀念和轉變經營策略,不僅是根據時代發展作出的改變,也是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順應。鐵路抓住改革發展機遇,堅定改革意志和決心,始終以“人民鐵路為人民”為服務宗旨,盡心盡力做好服務民眾工作,筆者認為,在這樣一種求索和奉獻的追求下,鐵路的發展必定將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而我們也應該給予鐵路我們的支持和理解,哪怕是一次簡單的打折,只要是切實利民惠民的舉措,我們也應該伸出雙手,給予真誠的掌聲。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